地理信息知识创新领导力高级研修班之二:“创新生态与国际协作”
发布日期:2025-10-27 来源: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浏览次数: 115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
2025年10月21日下午,地理信息知识创新领导力高级研修班第二场主题为“创新生态与国际协作”的课程。本次课程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亮主持,由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美洲委员会南美洲代表Marcelo Emery教授、国际制图协会主席Georg Gartner教授、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赵淮、原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远四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。
地理空间技术的突破依赖跨组织协作,但部门壁垒、技术惯性通常成为创新阻力。本课程通过解析协同创新生态的构建机制,提出在复杂组织架构中通过目标凝聚共识并提升协作能力。地理空间信息具有跨域流动与主权属性的双重特性,国际合作需兼顾技术可行性、规则合规性与文化适配性。本课程旨在解析国际数据共享规则、联合研发机制,掌握以框架保障权益、以协作创造价值的国际领导力,为深度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奠定基础

图1 学员照片
Marcelo Emery教授介绍了IDERA 作为阿根廷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,整合公共、学术、私营及非政府组织多方力量,致力于推动地理空间数据的发布、协作与能力建设。当前重点在于构建法律框架,并在联合国综合地理空间信息框架(UN-IGIF)指导下,推进治理、数据、创新、能力建设等九大战略路径。未来将继续深化区域协作,推动地理空间信息的制度化与标准化发展。

图2 Marcelo Emery教授授课
Georg Gartner教授指出构建面向未来的地理空间生态系统,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中心、建立可信赖的数据与地图、并大力发展教育。地图学不仅是可视化技术,更是人类理解世界、讲述故事、行使权力和激发创造力的重要载体。在技术快速演进的时代,我们应致力于构建用户中心、可信赖、受教育支持的地理空间生态系统。

图3 Georg Gartner教授授课
赵淮针对在工作存在碎片化、重复建设、效率低下等核心问题,提出以“业务、技术、数据平台、管理协同”四个一体化为核心,通过整合“天空地网”感知技术、建立统一变化分类体系与“一张图”数据库、重构“一测多用”和“网格化包干制”的生产组织模式,旨在将被动、分散的监测转变为主动、统一的标准产品供给。实践表明,该体系能显著减少重复劳动,提升数据复用率,并有效支撑跨部门、跨层级的业务协同与深度融合,是实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、服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支撑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。

图4 赵淮教授授课
张远表示地理设计从被提出到发展至今,技术体系在不断演进,但其核心理念一直不变,即:通过掌握人地关系内在规律,实现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。作为“融合空间思维、数据科学与协同治理的综合性方法论”,地理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应对复杂人地关系的系统性解决方案。通过地理设计的充分应用,让资源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彰显,更精准、更高效、可持续。

图5 张远教授授课
本次课程中,国内外专家从国际合作、数据治理、技术整合与地理设计等角度,探讨了地理信息领域的创新发展路径。强调跨组织协作、用户导向、系统整合与可持续发展,旨在提升参与者在全球资源整合与本地实践中的领导力与创新能力,为推动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支撑。(文/图:于骞翔)